上次我发了一篇5min了解RAG,真的非常非常简单,这篇文章讲述了RAG的基本原理,通俗易懂,但是存在一个问题——用户可能很难自己搭建一个可用的RAG,它能让大家了解RAG的原理,但是还不够应用层面,如果真的想应用,你需要具备一定的代码能力,你需要具备知识库的清洗切片等,难度相对较大,所以,为了让大家把所学变成应用,“他”来了,一个零代码经验也可以搭建一个可用的大模型知识库,他来了,注意了,是零代码+可用,零代码+可用,零代码+可用……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) 我们先来看下今天这个小项目需要的概念和工具: 今天我们核心任务是通过Dify搭建一个大模型知识库,所以,关于如何使用梯子,如何准备API key,这些我们就不多赘述了,如果大家真的有需要,我可以再出其他教程。 非常类似在《5min了解RAG,真的非常非常简单》这篇文章里的内容,流程如下: 在这个流程中,我们需要这样几个节点,大家理解即可,接下来会详细介绍如何操作。 首先自然是登录Dify了,地址是:https://dify.ai/zh引言
通过学习能得到什么?
重要的工具
核心任务
任务流程
实操过程
1.登录Dify
2.创建应用模板


3.流程配置
先看配置之后的样子:

3.1 节点1:开始
这个环节没什么,大家看下右侧的输入字段就行,每次提问,都会有这些字段信息。

3.2 节点2:提取关键内容
这个节点是一个大模型,在这里我用了DeepSeek-R1-Distill——Qwen-14B,你用什么都行,只要注册了api key,自己在平台上配置就行了。
添加了大模型后,主要关注下右侧的内容:

-
• SYSTEM中,我们写的内容,他约束了这个节点的输出,其实就是之前我们提到,先用大模型提取关键字,为了避免大模型直接给你答案,所以给了一些约束。 -
• 记忆:这个打开就好了,就是会记录之前每次的提问,让回答更连贯。
3.3 节点3:知识检索
这个节点是一个知识检索节点,也没什么特殊的,核心在于知识库本身上,这就是Dify的强大,他在背后完成了其他的工作,你只需要用就行了:




再回来到工作室,在知识检索节点,选择知识库即可:

3.4 节点4:回答问题
这个节点也是一个大模型:

3.5 节点5:直接回复
这个节点没什么,可开始节点一样。
效果


最后
关于Dify的演示,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的项目,而且使用到的功能都是特别基础的,Dify支持很多的创意,具备很强大的功能,大家可以慢慢研究。
原创文章,作者:王得宇AIPM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pmtemple.com/silence/17576/